炎炎夏日, 隨著狐貍產仔結束,很多人又開始了一年中的最忙碌飼養工作。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本人對狐貍養殖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,隨心而談觀點難免不同,不足之處還望海涵。
世界狐貍養殖的歷史已經兩百多年了,我國大規模狐貍人工馴養起步較晚,僅僅幾十年。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,國內從事狐貍養殖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從初端的狐貍養殖到終端成品服裝,形成一個龐大而又完整的行業鏈條,相關產業的從業人數以萬計。
然而,雖然養殖的數量增加了,但是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,我國的狐貍品質在國際上還處在中低端水準,這就促使國內服裝廠生產高端服裝多采用國外進口的優質皮張 。
產品質量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。無數的狐貍養殖從業者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,但是從未放棄對生產高品質皮張的追求。這兩年的行情下跌,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市場的無情,有的人虧的叫苦不迭,鎩羽而歸,也有的人賺的盆滿缽盈,維系較高的利潤同時在逆境中不斷的成長。個中原委,那就是高質量的產品和較低的養殖成本。
我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進口國外的高品質狐貍進行改良,狐貍的品質得到有效的提升,目前,絕大部分養殖戶的種狐都換成了改良狐,而原來的地產狐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。
2010年以后,我國的狐貍養殖行業逐漸迎來新一輪改良換代潮,人們的觀念已經從狐貍個體的大小漸漸過度到皮毛的品質上。
從去年開始,國內又開始大規模進口國外的狐貍,截止到目前,數量已達到三千多只,再加上今年產的純繁種公,總數已經超過四千只。
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把這些種狐平均到冀 魯 遼 吉 黑五個養殖大省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。我預計未來兩三年,我國的狐貍改良換代將迎來高峰期,狐貍養殖業的產業升級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,屆時必將引發新一輪行業洗牌。
一直以來,我國的狐貍養殖始終是家庭養殖為主,生產方式落后,產出的皮張質量參差不齊,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。雖然有些省份已經建立了養殖協會,但是作用微乎其微,目前為止,還沒有一個全國性的,權威的行業組織來引導整個行業的發展。
標準化規模養殖將是中國狐貍養殖業的一條必經之路,規?;?、集約化、標準化養殖是大勢所趨,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,合理的降低成本,狐貍養殖的利潤才能實現最大化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人工成本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之一。通過提高機械化 智能化水平能夠大幅降低人工成本,減少勞動強度,提高工作效率。
標準化規模養殖會生產出更多優質的皮張,未來我國的狐貍養殖會出現很多大型養殖場,這類養殖場將成為地區行業龍頭,這或許是我國狐貍養殖行業向國際并軌的一個前奏。
這類養殖場在產業化建設上,會形成最佳產業優化組合,在技術、資金和相關設施配套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。
從目前形勢來看,國家的政策也逐漸的向這方面傾斜,前不久,國土資源部出臺《關于養殖占地如何處理的請示》 規定,將會極大的促進皮毛養殖行業向專業化、企業化邁進。
銷售環節過多也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之一。目前,世界皮毛原料銷售都是以拍賣為主,唯獨我國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銷售方式。
國外的養殖場可以直接將皮毛運到拍賣行進行銷售,不但為服裝廠提供了方便,更主要為農場主提供了長期、穩定和直接的銷售渠道,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,增加利潤同時提高了市場競爭力。
反觀國內,由于沒有類似的交易平臺,使得我們到現在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價格體系,更是缺乏公平的市場交易環境。
規范的銷售流程能夠刺激狐貍養殖業進一步發展。拍賣的型式能讓養殖戶有效的把握行業需求動態,并及時調整規模和品種結構,交易成本和市場風險降低的同時,實現養殖場利益的最大化。
養殖場的銷售渠道得以保證,其經營重心會向著提高皮毛質量的方向發展,這樣一來,就會把我國皮毛產業進一步優化,使行業整體水平再上一個臺階。
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,傳統的交易方式會被替代,購銷方式會逐漸與國際接軌,相關的制度也會不斷的完善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,我國的狐貍養殖業實現跨越式發展,真正的成為養殖大國、強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