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威脅生命和生產安全,也對家禽生產穩定帶來嚴峻挑戰。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禽場安全生產,我們結合典型企業做法,提出如下應對技術措施
1、提高人員防護意識。
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知識培訓,通過企業宣傳欄、微信、等途徑宣傳科學防控知識,讓每個職工認識新冠肺炎及其嚴重性,樹立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的理念,增強自我防護意識,營造群防群控氛圍。
2、全面實施封閉管理。
外來車輛及人員未經允許一律不準入場;生產車輛進出要嚴格消毒,司乘人員不得隨意下車走動。建立集中采購制度,盡量減少場內人員外出。進出場區的人員必須全部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監測,回場人員要洗手消毒。強化生活區、生產區、糞污區分區管理,擴大生物防疫范圍,盡量減少出入口。
3、加強人員健康管理。
建立在崗人員健康情況登記臺賬,制定外地返場員工工作方案。確因生產經營需要,必須返場的員工返場前報備行程。入場前按照省要求,對于重點人、重點地區人員來浙,隔離14天;對于重點地區的非重點人員來浙,高風險地區人員隔離 14天,中風險地區人員隔離 7天;省內綠色地區人員戴防護即可返工。
4、嚴格落實防護措施。
做好防護物資儲備,為職工配備口罩、手套、測溫儀、洗手液和消毒水等防護物品。規范崗位工作秩序,做到人員少流動、不聚集、不串崗。工作期間全員每日監測體溫,全程佩戴口罩,不隨地吐痰。若有員工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癥狀,應立即隔離,第一時間上報并指導其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。
5、加強就餐與消毒管理。
嚴禁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,保證食材安全、餐具衛生,禁止場內部群體性聚餐,嚴格執行分餐制度。辦公室、員工宿舍等每天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 30分鐘,定期全面消毒。
6、保持環境用品衛生。
及時清除場內外各類垃圾、污染物,不留死角;及時清潔生產用具并按要求擺放;工作服等用品要及時更換,清潔消毒后使用。
7、保障生產物資供應。
主動對接相關單位,做好生產資料供應計劃,除儲備飼料、玉米、疫苗以及獸藥等常規生產物資外,還應儲備足量的防護口罩、防護服、消毒液以及測溫儀等防疫物資。盡量減少物資進場頻率,不得串場送料。
8、優化生產經營計劃。
針對肉禽、蛋類價格波動,建議肉禽養殖企業抓住臨時補助政策實施時機,盡量加大出欄,減少肉禽壓欄;種禽場可淘汰老弱病殘及性能較低個體,配備孵化設施的,除訂單外,暫停孵化,種蛋作商品蛋銷售,以減少損失。
蛋雞場產蛋高峰期已過的建議提前淘汰或進行“強制換羽”;籠養和網上養殖的蛋鴨,要充分利用設施設備,保持較穩定的舍內環境,盡量降低飼養成本。
9、科學調整飼養方式。
在飼料短缺的情況下,可適當限飼延長養殖期,降低生產經營壓力。養鵝場要利用青綠飼料,如黑麥草、蘿卜菜、包心菜葉、花菜葉等,節省精飼料使用量。
10、強化養殖環境管理。
加強養殖舍內環境管理,確??諝庑迈r、溫濕度適宜。落實糞污無害化、資源化利用,以及養殖場環境減臭措施,守住不污染環境底線。
11、嚴格執行用藥規定。
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,決不使用違禁藥物,不濫用藥物。同時,根據群體健康狀況科學合理使用抗應激、益生菌和中草藥等,提高家禽機體抗病能力。
12、提升生物安全保障。
嚴格消毒隔離等管理制度,做好防鼠、防鳥、滅蠅蛆工作。選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劑,對進出養殖場的道路、車輛、物品和人員全面消毒。
13、切實做好免疫監測。
切實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要疫病免疫接種工作,做到應免盡免,并強化疫情監測。按規定嚴格做好病死禽無害化處理。
14、做好應急協調溝通。
與相關部門大好招呼,保證私聊活禽都能按時,按量運輸。